筑医台科技有限公司

搜索
CHCC2024
筑医台资讯微信公众号
筑医台
微信扫一扫,获取更多资讯

未来医院会呈现出什么样的综合形态?

作者:刘建平 树兰医疗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医院建设高级顾问

建筑亲和、环境友好,工艺创新、流程便捷,科技引领、智能智慧,安全高效、节能环保,这些关键特征将成为未来医院的主旋律

医院不仅承担着治病救人的重大社会责任,也承担着广大民众健康管理的重要使命,所以备受各界重视与关注。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对生存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新生事物的认知越来越深刻,对社会服务的附加需求越来越具体,对建筑审美的标准也越来越多元化。面对高速发展的社会环境及全民健康的国家战略,未来医院会呈现出什么样的综合形态?可以预见的是,建筑亲和、环境友好,工艺创新、流程便捷,科技引领、智能智慧,安全高效、节能环保,这些关键特征将成为未来医院的主旋律,在不久的将来,医院的形象与内涵都会升级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建筑形象的突破创新

医院建筑设计的快餐时代已经过去,同质化的现象也在逐渐减少,在将来,建筑设计精品将成为主流,医院建筑的创意也将更具特色,更显艺术品质,既体现个性化,又具有生命力,医院环境的营造也会更符合医患的心理生理特征和场景应用需求。

(1)建筑造型更有活力

充分体现地域特色,有着鲜明的建筑风格,并完美融入城市;充分展示建筑艺术,造型简洁大方、高端大气,细节精雕细琢、特色分明,赋予建筑永恒的生命力;充分体现建筑个性化,建筑师的聪明才智将与时代特征有机结合,没有拷贝复制的痕迹,每一个医院项目既是一个独特的建筑群体形象,又是城市建筑群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2)建筑形态与医院功能完美融合

充分体现“建筑服从功能”这一根本原则,通过最优的建筑形态,实现最合理的功能布局、最科学的工艺流程、最安全的系统配置、最高效的运行流动。通过建筑师的精心构思和科学模拟,真正体现医院建筑规划的深邃价值和核心作用。

(3)就医体验更加舒适便利

建筑师把对建筑的理解和对患者就医的理解有机统一起来,以更加专业的手法进行医院环境与装饰装修设计,针对保障型医疗、消费型医疗以及医疗增值服务的不同,按照差异化的需求,精心营造建筑形态及内外环境,全景式地呈现对患者的人文关怀,从而塑造出更加宜人贴心的疗愈环境、更加舒适温馨的使用场景。患者在就医过程中获得极佳的身心体验,就医过程不仅安适惬意而且便捷高效。

(4)交通保障实现新跨越

空中应急救援将成为常态,医院普遍设置空中应急救援平台,并与建筑或室外景观道路高度融合,形成更加高效的空中救援网络。地上地下的立体停车系统将成为大中城市医院停车的主要方式,通过远距离读卡、车场诱导、自主缴费等智能化的管理,有效解决医院停车难问题,彻底改变人车混杂的局面。


信息智能应用的突破创新

信息化、智能化是未来科技发展的重要标志,有科学家预测21世纪中叶以前,信息科学技术是中心科学技术,从21世纪30年代开始,中心科学技术将逐渐转移到生物科学技术(包括生命科学技术)。未来的医院一定是智慧型医院,智慧服务、智慧医疗、智慧护理、智慧管理是最基本的特征,所以,医院建设必须与信息科学技术发展实现同步跨越。

(1)适应医疗大数据发展的需要

医疗大数据包括电子病历数据、检验数据、影像数据、费用数据、基因测序数据、智能穿戴数据、体检数据、移动问诊数据等,移动互联、智能传感器、云计算、机器人等新兴信息通信技术与信息感知方式的发展与变化,深刻地改变着传统的医疗与健康服务模式,医院在建造过程中必须要跟上医疗大数据创新的步伐,全方位对接最前沿系统功能和全新服务模式需求。

(2)适应医院信息化发展的需要

医院信息化是提高医院整体工作效率、保障患者安全、强化医院管理、提升医院科研水平的有力工具,其迭代升级必将成为医院管理的核心手段,也会成为我国医院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化的基础设施与医院建筑密不可分,尤其是网络系统的设置、机房的建设以及云存储等,都必须及时跟进规范标准,及时更新建设思路,以为医院信息化的创新发展奠定基础。

(3)适应医院物联网管理的需要

医疗物联网平台的构建,使各种应用功能基于同一个平台进行呈现、使用、管理。同时可建立起符合医院各科室具体需求的物联网应用,各应用系统切实有效地发挥作用,能改变并优化原有的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并且能够与医院原有的各种信息化系统进行数据共享、互联互通。医院物联网的研发和应用在不断升级,不断刷新传统的思维和逻辑,促使医院建设者不断更新传统的建设理念和方法,创新应用前沿科技,实现建管统一。

(4)适应智能医疗的需要

智能医疗是通过打造健康档案区域医疗信息平台,利用最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实现患者与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医疗设备之间的互动,逐步达到信息化。在不久的将来,医疗行业将融入更多人工智能、传感技术等高科技,使医疗服务走向真正意义的智能化,推动医疗事业的繁荣发展。智能医疗与传统的就医流程、就医场景有着本质的区别,原有的设计思路和建造思路都需要重新定义,来匹配这一高科技的就医方式。

(5)适应互联网医院的需要

互联网医院是云医院的模式,以互联网为载体和技术手段,实施健康教育、医疗信息查询、电子健康档案、疾病风险评估、在线疾病咨询、电子处方、远程会诊、远程治疗和康复等多种形式的健康医疗服务。这种虚拟医疗机构信息架构的设置、信息系统的创建,与各类实体医疗机构的连接通道,以及个人生命云的建立,都是设计和研发的重要方向。


节能环保的突破创新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期,也是实现碳中和宏伟目标和美丽中国建设目标的奠基期,要走出“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发展模式困境,需要各行各业的齐心协力,医院作为高耗能的建筑,必须在节能环保上率先作为。

(1)规划方案更加集约,土地利用更加高效

土地资源越来越少,不可再生。高效利用土地,合理规划建设方案,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关系着民族生存的根基和国家长远的利益。坚持建设占地少,利用效率高是未来医院规划所遵循的根本方针,要在满足医疗功能和管理流程的前提下,创新规划思路,优化规划方案,实现良性发展。

(2)工艺设计更加先进,功能空间利用更加科学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信息化的发展,运营管理的创新,医院设计大而全、小而全,盲目追求高大上的做法不再受到追捧,取而代之的是功能的集成、空间的科学应用以及综合效能的提高,形成资源高效利用,功能充分发挥,管理安全可靠,综合性能优越的健康管理平台。

(3)能源规划方案更加有效,碳排放更加合理

世界能源形势呈现低碳化、数字化和去中心化趋势,医院的能源方案也从单一走向多元,冷源、热源、蒸汽、卫生热水、照明、电梯等建筑能源系统的综合解决方案,应以高效、绿色、智慧为原则,向着智慧能源的方向展开创新,如分布式能源、冷热电三联供、太阳能及其他新能源系统的开发利用等,可助力我国实现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向绿色低碳转型贡献力量。

(4)建材设备更加绿色环保,环境质量更加优良

对医院环境质量的评估包括医院建筑本身内在的环境评估及建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评估。随着国家环保力度的不断加大,建筑设备和建筑材料的绿色环保准入门槛也在不断提高,因此,医院在建造过程中要高起点论证,高标准选择,采用最新科技创新成果,减少建筑物、建设过程对环境的污染,用最前沿的科技成果获得医院及周边环境质量的有效升级。

(5)运营管控更加智能,运行更加安全高效

在规划建设过程中,综合应用智能识别、信息融合、移动计算、云计算,通过智能指挥控制、信息集成显示,监控运营设备、调控运营状态、下达处置指令、支持应急辅助决策,提高日常运营管理效率,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增强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设计手法的突破创新

设计是核心,施工是保证,医疗建筑的完美程度、实用性和安全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建筑的规划设计。只从实用性上体现建筑价值的设计手法,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医院建筑的设计要求,必须进行创新,使建筑规划设计具有更强的魅力和实际性。

(1)倡导实行动态工艺设计

医院的设计是全程、全生命周期、全场景的技术服务。医院的功能和系统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日渐复杂,医院的工艺流程也因使用方的逐步介入变得越来越具体。动态设计就是把设计搬到施工现场,依据建设过程中的实际情况进行持续完善和优化,这既尊重科学,又体现着设计与施工的完美结合,以期最终实现设计与施工的和谐统一。动态设计的方法论已被业内专家学者所认同,亟待在实践中总结推广。

(2)循证设计成为医院设计的重要手段

医院类型的差异化是今后医院发展的方向,大学附属医院、公立医院、研究型医院、综合医疗集团、医教研结合医院等等,不同类型医院功能需求和管理流程差异性很大,循证设计不仅凭借可以量化的结果使部分分歧得以有效解决,还鼓励了双方在设计过程中对于那些容易产生矛盾的问题进行进一步探索,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设计质量,体现了建筑设计中的多方参与的思想和更高层次的以人为本的宗旨。

(3)建筑功能空间与医疗设备深度融合

医疗技术在发展,医学模式在演化,它们对医疗建筑空间环境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传统的设计手法已经导致医疗功能空间布局滞后于大型医疗设备的发展,亟需从理论到实践双层面、系统地梳理设计环节存在的问题,更要深入研究大型高科技检查设备、放疗设备、手术治疗设备与建筑的融合,令设备的功效得以充分地发挥,运行安全得以充分地保证。

(4)智能物流与医疗流程紧密衔接

依托现代科技成果,医院智能物流发展的速度日益增快,应用范围也得以快速扩张,这对传统的医疗工艺流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令我们此后在进行医疗工艺设计时,必须把智能物流解决方案融入到医疗工艺设计当中,同步规划,整体设计,将智能物流的全新运行方式与医疗流程有机结合,且将智能物流系统与信息系统相关管理环节联网,按照医疗需求指令自动配送。

(5)按需建设平战(疫)结合型医院

这类医院平时从事日常诊疗,发生重大疫情时可迅速转为防控救治基地。此后新建和改扩建医院进行规划设计时,需将感染门诊和病房的设计纳入建设项目中,部分门诊和病房功能定位既要满足传染病诊治要求也要满足平时要求,当疫情发生时可迅速转为隔离门诊和病房,成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后备应急医疗场所。

(6)一体化设计同步覆盖所有专业

在医疗工艺设计层面,医院的建筑设计、装饰装修设计和医疗专项设计关系密切,不可分割。随着科技的发展,医疗专项工程设计的技术含量、技术标准越来越高,对整体医疗工艺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因此,针对医疗专项工程的特殊法律法规要求、设备运输及安装要求、医疗流程要求等,都应该与设计同步,避免后期嵌入,造成整体工艺流程设计陷入被动,这是医院专业设计单位必须要确立的指导思想,也是其必需要具备的专业能力。

建造模式的突破创新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医院的建造模式也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新标准、新技术、新工艺的广泛应用,使医院的建设周期更短、建设质量更优,对建设投资的控制更精准,对运营需求的满足度也更高。

(1)建筑及设备、材料规范标准全新升级

新的建造模式催生全新的建设标准体系,国标、行标、团标及相关专业技术标准的更新、调整和完善,对医院建设工程的勘察、规划、设计、施工、安装、验收、运营维护及管理等活动和结果的指导及管控更加系统、有效。可在更高层次上保证工程的安全、质量,保护环境及公众利益,实现最佳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

(2)建筑信息模型(BIM)创新应用

建设医院其实就是要打造一个高效能、复杂的医疗服务产品系统,这个系统不仅包含物理产品,还重视系统功能和系统行为。传统建造手段和模式应对这样一个超级复杂的系统已经力不从心了,而数字化技术给我们提供了全新的机遇,建筑信息模型在建设工程及设施的全生命周期内,可对其物理及功能特性进行数字化表达,并以此展开设计、施工和运营,真正实现科学建造和运营管控质的飞跃。

(3)装配式建筑普遍推行

2015年11月住建部出台《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纲要》,计划到2025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筑比例达50%以上。建筑行业对于工业化建筑模式的研究、工业化建筑产品的研发、工业化建筑市场的拓展都在不断深入;非标准化定制,结构构件化,机电安装、装饰装修模块化,构件、建筑部品与机电功能系统的融合等的应用,也预示着工业化建筑产品市场的逐步成熟,这些都为医院装配式建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运营模式的突破创新

新科技、新市场、新需求催生新模式,随着供给侧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的运营模式也在持续发生新的变化,医共体、医联体、城市医疗集团、社会办医集团应运而生,新的运营模式对医院的功能布局、工艺流程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1)适应集团化运营的需要

集团化运营的根本特点是统一管理,资源共享,统一管理意味着统一标准,包括功能模块、设备系统、管理流程、建造标准等方面统筹规划,便于统一管理。资源共享就是要避免各自为政,重复建设,发挥各自优势,按照统一部署,形成强强联合。

(2)适应线上线下融合运营的需要

互联网医疗的兴起,把大量的诊疗内容搬到了线上,由于互联网医院的无边界属性,患者的诊疗流程随之也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然而,这种虚拟医院还需要实体医院的配合,尤其是检查环节必须依托相应的医疗机构来实施,患者如需住院治疗也必须安排相应的医院,这种线上线下的融合,给医院管理流程、医院信息系统设置提出了全新的课题,要用全新的视角进行系统梳理,科学设计。

(3)适应第三方托管运营的需要

行业的发展伴随着行业的竞争,效益和效率直接影响项目的发展进程,资源的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就成了市场的常态,一些医疗机构的整体或部分托管运营越来越多,托管运营与自管运营可能会在管理方式、运营模式等方面产生新的变化,建设方案应提前考虑满足托管运营模式的需要。

(4)适应体系内供应链闭环运营的需要

为了提高集团化运营的效益和效率,供应链的整合是一个重要环节,打通体系内的供应链,采用标准化、统一化的集采供应或管控模式已经显示出市场的生命力。在进行规划设计的时候首先要明确集团化管理内部供应链闭环的管理需求,充分论证其运行管理模式,满足医院高效运营的目的。


医院建设全产业链的突破创新

医院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新基建的趋动下,医院建设产业必须能够满足未来多元的健康服务需求,实现现代医院建设创新发展与转型升级,打造出可靠的医疗健康智慧服务体系。

(1)医院建设产业信息平台成为行业制高点

医院建设创新发展需要政策导向、市场导向、科技导向的指挥棒,需要打造更加有影响力、号召力和公信力的医院建设产业信息平台,有实力的行业信息平台将会成为搭建舞台,传播知识,汇集成果,推陈出新,整合资源,引领发展的重要风向标。

(2)医院建筑设备材料提档升级

各类供应商要抓住机遇,加大新产品研发投入力度,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采用智能制造,令医院建筑设备材料科技含量更高,性能更优越,保证建筑的健康安全应用,延长建筑的可持续使用寿命。


(3)EPC模式被广泛采用

要在新基建的大环境下,尽快培育专门从事医院建设EPC模式的承包商,从项目策划开始,提出方案、进行设计、市场调研、设备采购、展开施工、设备安装及调试直至竣工移交的全套服务,皆由他们提供。如此,才可确保整个项目的统筹规划和协同运作,有效衔接设计与施工,减少采购与施工的中间环节,解决施工方案中实用性、技术性与安全性之间的矛盾。而建设期间的责任和风险也可以最大程度地转移到总承包商,有利于控制费用和进度,业主也可完全从具体事务中解放出来,确保项目管理的大方向。

(4)全过程专业咨询成为医院建设的新标杆

全过程咨询是未来建筑行业发展的方向,医院建筑由于其专业门类多、技术标准高、结构复杂、施工周期长、建设投资大,尤其需要第三方的专业咨询对建设方案进行评审评价,把所有参与建设的单位融合到一起,统一管理,全过程细化跟踪,这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控制造价,实现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双赢。


未来充满想象,未来充满挑战。我们要做的事情很多,我们能做的事情更多。只要大家携起手来,为建设美好医院不断探索,未来的医院建设行业一定会呈现崭新的局面。


图片来源:树兰(杭州)医院宣传部

此书籍为收费书籍

1799阅点(¥17.99)

编辑:胡冰

近期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