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医台科技有限公司

搜索
CHCC2025
筑医台资讯微信公众号
筑医台
微信扫一扫,获取更多资讯

爱的担当:江苏省妇幼保健院改扩建项目管理实践

为解决医院发展瓶颈,江苏省妇幼保健院扩建一期工程住院综合楼项目(以下简称住院综合楼项目),2012年经省发改委立项批准,全过程实施5年,实际建设工期3年,2017年10月完成。建筑高度78.5m,面积68063.9㎡:地上18层,面积50182.1㎡;地下2层,面积12505.8㎡,辅楼6层,面积5376㎡。项目总投资概算63856万元,目前项目结算金额约61878万元。

文 / 赵奕华、张玉彬(江苏省妇幼保健院)

江苏省妇幼保健院全景


医院改扩建项目基本情况



住院综合楼项目地下两层为高低压变配电所(含发电机)、中央空调机房、供水消防泵房、机械停车库,人防区域;1~6层为医技部分:放射科、检验科、输血科、信息中心、住院药房(含静脉配置中心)、ICU、病理科、产房、新生儿/NICU、净化手术室、腔镜清洗中心等,7~18层为病房层:妇科、产科、乳腺科、儿科/PICU、整形科/计划生育、小儿胸心、小儿外科、综合外科、眼科等。

住院综合楼项目建成后,医院规模从400张床位增加到800张,净化手术室16间、产房6间、NICU60张、OICU/ICU16张、小儿胸心ICU/PICU16张,配套大型影像设备DSA2台、CT2台、MRI2台、乳腺钼靶2台、DR2台等,设有静脉配置中心、病理分子实验室平台、检验PCR,新建信息中心机房、高低压变电站、发电机房、医用气体系统、气动物流系统、中央空调系统、污水处理站等保障设施。

住院综合楼一楼休闲大厅

四层手术、产房、新生儿家属等候区、电梯厅

在建筑设计上,住院综合楼建筑造型风格简洁大气、方正高效,强调形体的逻辑与秩序。通过各部分功能分区的合理布置,理顺医疗流程,院区内外动、静态交通合理,建成后符合立项初期的“绿色、节能、智能、温馨”的规划初衷。

ICU

NICU

手术室护士站

手术间

新生儿护士站

放射科

在装饰设计上,充分体现妇幼特色,引入较丰富的色彩组合,也想表达一种“孕育”的思想,以此形成完整的界面形象。同时引入少量的柔化弧线和色彩,在方正大气的建筑体态内,让人温馨地感知内秀其中,增添自身的特色和标识性。

住院综合楼病房

放射科1.5磁共振

产房


前瞻规划、科学策划、精心谋划


前瞻规划:总体规划绿色前瞻

项目在立项初期,规划目标为“绿色、节能、智能、温馨”,以运维管理的视角,在满足品质化服务需要的前提下,建筑设计做到绿色、节能,在满足省级妇幼保健机构大部制要求和医院现有发展规模水平上适当超前规划。


科学策划:动线空间科学合理

新建住院综合楼紧靠院内旧病房楼,建筑设计按照“新老融合、整体提升”的方式原则,结合共享入口大厅及中庭景观将新老建筑通过“厅”“院”的设置实现无缝对接,同时也保持相对的独立性。院内交通按照“平面四通、垂直分流”的原则,在院区北侧开设次主出入口,东侧架设龙凤桥开设后勤出入口,结合原西、南的出入口形成四面通达,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形式。楼内垂直设置13部电梯,按照客梯、医梯、污梯、货梯(消防梯)功能分区与建筑功能布局相协调。地下空间布置双层机械停车、院内分布物流,设置气动物流系统。


精心谋划:建筑装饰特色鲜明

建筑设计“理性立面、精致典雅”,内部装饰“温馨舒适、人性关怀”,展示绿色、孕育、温馨的舒缓风格。66间单间背景墙及裙楼外立面由职工及社会绘画爱好者公益绘制,极具特色。从环保材料选用到母婴室及儿童乐园的设置,无不体现出对妇幼特定人群的关爱。尤其是东侧裙楼 “爱的城堡”墙画,更是在香樟、樱花的掩映下,让方正理性的建筑多了活泼、灵动的秀美。

住院综合楼外立面

裙楼外立面

部分病房墙体彩绘

墙面涂鸦

母婴室

住院综合楼建成后,为了进一步改善医院环境,提高我院医疗保健服务质量,优化就诊环境,满足妇女儿童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同步对运行了20年的院区进行布局流程的整体优化出新。

医院改造项目

网红城堡保健楼

后勤综合楼30米画廊

春意盎然的蒲公英餐厅


知己知彼、大胆创新、勇于担当


(一)知己知彼

1.重视招标前考察

1)考察团队组成:院监察、审计、基建、设计、监理及相关使用科室;

2)有针对性地考察生产规模、管理水平、产品质量、技术力量等指标,完成考察报告并会签;

3)事前考察,招标文件编制时心中有数,需求明确,避免资格预审后考察或不考察直接招标心里无底给工程造成不良后果。

考察陶土板生产厂家

2.招投标阶段明确质保要求

1)招标文件的评分细则中,通过测算维保一年的金额,给相应分值;

2)在合同条款中,对质保做出相应要求;

3)要求投标单位对备品、备件报价;

某项目评分细则中关于售后服务的内容,如下:


3.提前进行样板房装修,多方听取建议反馈

1)组织全院参观,充分听取各科室建议;

2)采纳合理建议,完善设计方案和招标清单。

(二)大胆创新

1.探索业主方主导的集成管理模式

在建设过程中,参照“扬子杯”质量标准将要求分解到每月工作中,分阶段落实,过程中管控。每周组织安全、质量检查,并及时提出整改意见,监督施工单位予以落实。有效利用网络工具,建立协同平台工作群随时随地掌握工地情况。基建处每月对各参建单位进行月度考核评价,并在每周工程例会中根据《管理手册》对施工单位进行相应奖惩等。

面对复杂性、系统性的医院建设项目,需要有专业、高效的建设团队来负责实施和代表医院履行建设单位的主体责任,根据项目管理的要求和专业范围,构建基于BIM技术的组织结构网络如图所示。

基于BIM技术的组织运作结构集成

组织运作业务结构是核心结构,是基于BIM的以技术为核心的项目团队新型组织形式,其核心圈内的专家、领导、审计人员等与各专业小组的经验值较高的人员组织基于BIM(模型+造价)的决策小组。

利用网络工具,建立协同平台

2.全过程应用BIM技术

项目建设引用BIM技术咨询服务,将更多的潜在变更和需求变化解决在图纸上,通过BIM的应用从技术角度推进项目集成管理的协同工作。建设过程中通过BIM协同管理平台做到项目全过程信息化管理。通过数据收集平台,进行医院数据智能分析,指导运维管理,高效利用空间,改善医院空间管理使得变更信息可追溯,简化变更管理。

住院综合楼全BIM模拟图

BIM施工进度模拟图

3.全过程工程法务咨询保障项目合法合规

项目引入工程领域专业法律顾问团队,全程参加招投标、合同签订、工程例会、变更议价、档案归档、纠纷解决、投诉处理等项目管理工作,为项目的合法合规做好有力支撑。

(三)勇于担当

1.组建专业化团队

项目建设团队11人,其中硕士研究生6人,党员9人,中级职称以上7人,专业配置齐全。基建处牵头各参建单位技术骨干成立了BIM应用QC技术小组,并以住院综合楼建设为契机,以《BIM技术在医院建设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为主题,获批2016年江苏省建设领域科技指导性项目及2017年江苏现代医院管理研究中心指导课题。

2.建设、交付、运维协同

1)以运维为导向:中央空调招标时,即考虑后期运维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医院建设过程中,兼顾能效平台、BA系统、医院后勤综合管理平台建设与对接;基建相关信息,录入BIM系统,便于人力资源管理、资产管理、及后期运维使用。

2)基建总务无缝对接:2017年3月-5月,在不到60天的工期内,经过充分论证、资源调配、多方协调和任务分配,打赢了三大战役。(第一役:外部10kV供电、供水、供燃气全部达到设备调试条件;第二役:新老院区正式管线部分及临时管线对接完成,生活热水供应满足病区使用条件;第三役:锅炉房、老空调机房顺利拆除,老机房改造及新楼设备调试全部完成,老院区供冷从新楼平稳安全供应。)自此,打开了新大楼与老院区所有后勤设施对接的瓶颈,解决了新楼建设的后顾之忧。

3)建设与开办同步:在新楼建设封顶之日起,同步装饰设计进度,启用院内开办工作,院内各部门按照进度要求和具体事项进行协同合作,大楼建成即投入试运行,将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发挥到最大化。

4)验收交付同步:工程竣工验收时基建、总务、保卫、信息、设备、资产、院办等相关部门参加,工程竣工即由基建交付至总务。工程档案、质保期维修及质保金支付及时移交。


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在实干中锻炼队伍,在项目中凝聚共识


在医院的新建和改造实施过程中,面对从穿墙孔洞的封堵问题,到过渡季节手术区与新生儿区的风冷热泵系统设计问题,再到生殖中心GMP实验室的设计规范问题,我们一直坦然地面对各种不足,虚心接受临床质疑,积极整改,通过邀请专家论证、对外专业咨询、新规范组织学习等措施,结合新的法规、条例、规范、标准的颁布执行,不断改进和完善我们的工作方法、业务流程和协同机制,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总结经验教训,逐条逐个地去实现规范化、标准化,以系统性思维方式从整个项目建设管理层面提出系统性解决问题的办法。在近7年的建设项目管理实践中,锻炼了包括参建单位在内的建设团队能力,逐步形成建设管理的认知共识。

根据建设过程中BIM应用和项目管理情况,与高校、BIM咨询单位、监理团队、律师团队及各参建单位通力合作,编写专著,形成可分享的项目管理案例和理论知识。目前,出版专著有:《医院建设BIM应用与管理——江苏省妇幼保健院工程实践》;《医院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手册——江苏省妇幼保健院应用实践》。同时,参编《医院水系统规划与管理》、《BIM技术在江苏医院建设中的应用》、《医院建设业主项目管理规范》、《家庭式产房建设标准》、《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评价标准》、《江苏省公共建筑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系统技术规程》。发表论文数十篇。

BIM专

管理手册

住院综合楼项目获得二星级绿色设计标识证书、二星级绿色建筑标识证书、南京市建筑节能示范项目;改造项目获得2020年省级绿色建筑发展专项资金补助等,获得各种奖项数十个。


医院建设管理的思考


用心融入建设管理过程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需要建立和落实项目建设行政领导责任制、项目法人责任制、参建单位工程质量领导人责任制和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严格实施招投标制度、监理制度、工程合同管理制度等,始终坚持“质量安全、高效服务” 的管理理念。同时,牢记业主方基建团队在整个项目中应起到总负责、总协调作用,做专业服务型的业主方。医院建筑是有生命的,是为临床功能服务的,要建设更为舒适、更为温馨、更为人性化的治疗修养空间,每一个细节都需要我们建设者有爱心,投入爱,用心成就卓越。

运用先进的项目管理方法与技术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引入了BIM技术,使得设计进度提前、施工精准。将医疗的可变需求转化和消除在可视化前提的设计中,将更多的潜在变更和需求解决在图纸上,避免建设和运营期间人力物力的更大浪费。新的方法与技术应用,符合“新基建”的宏观要求,在经济效益上,能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建设成本,易于控制建设质量;在社会效益上能提高医院建设工程管理水平,为未来智慧医院搭建底层数字化平台,提升患者就诊体验,提高患者满意率。

综上,医院是一个功能齐全、业务特征明显的复杂系统,提升系统运营效率,提高医护、病患及其他人员的满意度是医院建设和运维的重要任务。这个全生命周期项目能顺利完成,业主方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项目管理团队,对内做好协调沟通、对外进行高效协调、对现场参建单位进行有效管理。从运维角度出发,将建设期间的BIM应用而达到的BIM竣工模型继续延展,实现医院智慧建设和智慧运维的一体化。通过业主方主导的新时代组织关系,建立一个高效的大团队模式,完善管理制度,科学运用项目管理知识,因地制宜地制定符合医院建设特性的规章制度、合同条款等,能够使工程平安、顺利、高质量完成。

此书籍为收费书籍

1799阅点(¥17.99)

编辑:侯立萍

近期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