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医台科技有限公司

搜索
CHCC2024
筑医台资讯微信公众号
筑医台
微信扫一扫,获取更多资讯

什么样的医院建筑,会让人想到“美好”这个词?

美好,出自《庄子•盗跖》:“今长大美好,人见而悦之者,此吾父母之遗德也。”

HCD:如何定义美好医院?有哪些方向?您在哪个瞬间,感受到了美好?

罗立娟:美好,出自《庄子•盗跖》:“今长大美好,人见而悦之者,此吾父母之遗德也。”指美丽的东西让人身心舒畅,更好地生活,快乐地生活。汉语词语基本信息释义:美丽的东西,给人舒服的感觉。美好分为两种:一种是人和物的美好,另一种是生活的美好。

医院本身是不能让人觉得美好的,到医院的患者都是因为病痛而来,身心疲惫。医护工作者工作强度大,除了事业带给人的满足,大抵也是不会觉得美好。正因为如此,美好医院成为了一种憧憬,一种期待。通过高超医术减轻病痛,通过美化环境改善心情,通过便捷服务减少焦虑。后面两点都和建筑设计有者密不可分的关系,需要医疗建筑设计师在建筑空间和流线上面下功夫,真正做到让使用者感到舒适和便捷。

 

HCD:从您自身经历出发,您参观、考察、建设、看到过的哪家医院符合您认为的美好医院?它在哪些方面给您留下了深刻印象?

罗立娟:普林斯顿医学中心(Princeton Medical Center)位于普林斯顿新泽西州,是一所教学医院。

建筑外立面呈弧线造型,灰色条板装饰横向玻璃幕墙和灰色金属构架,背立面则采用红色薄皮砖勾缝,与普林斯顿大学的相呼应。

(龙灏拍摄)

建筑内部采用机场航站楼式设计,结合医院街设置不同功能的科室。

(龙灏拍摄)


内部装饰材料延续外立面简洁的特点,以木纹板作为主材,点缀磨砂玻璃、金属线条,涂料。各科室门口通过不同颜色的磨砂玻璃进行区分,内部交通流线简洁明了。

(龙灏拍摄)


结合功能需求,公共空间设置了不同尺度的等候区和休息区,并赋予不同的墙面材质和色彩,打破了传统空间灰白色的主色调,整体氛围轻松。

(龙灏拍摄)


医院尊重患者的信仰,在医院内部设置了一个光教堂,利用自然光线将简单的礼拜堂转变为不断变化的大气和非物质化效果的光线礼拜堂,成为患者抚慰心灵之地。

 

(龙灏拍摄)


HCD:建设美好医院您认为应该从哪几个方面着手?如何建设高质量的医院?

罗立娟:可以从医院“客户”的需求入手建设高质量的医院。参照马斯洛人的需求金字塔,在设计初期或是建设初期,我们必须对我们的“客户”需求予以明确。对于患者来说,第一级别是功能需要,主要指医疗服务,医疗水平高、医疗效率高、诊疗成本低;第二级别是安全需要,包括院感控制和环境安全;第三级别是心理需要,医疗服务中的知会和可控感;第四级别是尊重需要,医疗服务中获得尊重,包括平静对话和隐私保护;第五级别是社会融合的需要,包括社会活动的参与和体验,社交的维护;第六级别是回归社会的需要,包括持续照护、健康跟踪、健康普及教育。

这六个需求里面,二、四、五都和设计有关,或者说都需要通过设计创造出能满足需求的建筑空间。“院感控制和环境安全”的基础是充分尊重和满足医疗流程;“尊重”和“隐私保护”则体现了设计者的胸怀,拥有超越规范和流程之外的怜悯之心,同情之心;“社交的维护”体现了医院的社会性,遵从了人的社会属性。

建设美好医院,院方需要根据自身情况,通过对外部环境、医院资源及能力、核心竞争力等方面的分析,形成符合医院自身情况的战略发展规划和运营发展规划,从而确定规模、等级、核心业务、发展思路等等。设计师需要根据医院的定位和规划需求,结合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趋势,做出符合现在,预见未来的设计。

 

HCD:您觉得未来在医养设计领域会有哪些设计模式创新?

罗立娟:会有更多的社会资金参与进来,应鼓励国营医院与其联合,对其进行医疗支持。鼓励社区医院与社区进行联合,加强居家养老的安全性和普及性。所以下一步估计会出现更多的改造类项目,将社区的服务用房或者商业用房改造成医疗用房或者是养老设施用房。由于这两类的建筑不管是在规范上还是在实际使用上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应该出现针对这类改造的指导性规范,帮助项目落地。


HCD:未来医院与社区、城市的关系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医院设计将会朝着哪些方向发展?

罗立娟:未来医院可能分成两类,一类是治,一类是防治。“治”就是我们常说的医院,三甲,二甲,以治疗为基础,朝着高、精、尖的领域发展,主要解决突发性疾病,以突破疾病为目标;“防治”则依托体检中心,慢性病监管中心,以复健、咨询和监管为主,分散在城市的各个社区,肩负起辖区居民健康管理的责任,尤其是居家养老这一人群的日常健康监护和日间照料。 以普及和温馨为主,强调大众性和亲密性。两者设置的功能空间不一样,对空间的需求也不同。但又不能完全割裂,“防治”既是“治”的前端,也是后端,既要解决监管问题,又要担负随访责任。所以两者之间应建立紧密的联系通道,除了一对一的定期交流指导外,还需要通过现代化的信息手段进行紧密联系,如建立视屏会诊等。

 

HCD:未来医院建设和管理模式迎来怎样的格局变化?

罗立娟:未来医院建设之前,医院应明确自身定位,虽然强调综合医院的综合性,但对医院本身来说,也应当进行差异化发展,建立区域性的某类疾病的医疗中心,真正朝着高、精、尖的领域发展。这个需要当地管理部门的统一布局。

管理模式则需要更大的弹性和包容性。充分考虑现代化信息技术对医疗流程的影响,现代化物流系统对物资配置的影响,结合当地实际患者情况,兼顾传统就医模式和信息化就医模式,充分考虑患者和医护工作者的需求变化,让传统模式体面退场。

所以下一步估计会出现更多的改造类项目,将社区的服务用房或者商业用房改造成医疗用房或者是养老设施用房。由于这两类的建筑不管是在规范上还是在实际使用上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应该出现针对这类改造的指导性规范,帮助项目落地。


此书籍为收费书籍

1799阅点(¥17.99)

编辑:马志晖

近期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