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医台科技有限公司

搜索
CHCC2024
筑医台资讯微信公众号
筑医台
微信扫一扫,获取更多资讯

最美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

经过线上投票与相关领导、专家学者组成的专家评委会的认真评审,「第四届中国最美医院评选」的获奖结果出炉。本次全国共有 10 家医院荣获此称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为获奖单位之一。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项目是福建省厦门市政府1号工程、是厦门市与上海市及复旦大学三方战略合作的重点民生工程,工程建设地点位于厦门本岛东部五缘湾片区,西至五缘湾道,北至枋湖南路,东、南至湿地公园。本工程总用地面积62,20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70,266平方米,地上16层、地下2层,总建筑高度73.3米,为设置床位800张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复旦中山厦门医院以预约门诊为主,日门诊量5000人次,日最高门诊量8000人次。

医院所在地位于海湾的尽端,是城市绿化带、湿地公园、环湾道路等诸多城市核心要素汇集点。一方面需要考虑地处城市重要地理位置的建筑形象,另一方面需要考虑医疗建筑特有的复杂内在逻辑,如何将二者有机结合是区设计方案面临的最大困难。经过对一线医护人员及病患需求的反复调查,基于海湾建筑特点,历经多稿,最终展现出己环抱之势的流体型建筑形式。

由白色铝板结合蓝灰色玻璃的外立面呼应了蓝天白云大海的阔达,开放性的流畅建筑形象、层层递进的退台及中庭进一步引入绿化景观,为复旦中山厦门医院增添几分自然风采。无论站在本项目的哪个地方,都可以看见外界一望无际的海湾景色。这座立于海滨的建筑,不仅是一座观景的建筑,也是一座景观的建筑,融入并成为了五缘湾卓越景观的一部分。

通过绿化景观通道将复旦中山厦门医院划分为南北两个区域,医院门急诊主入口位于中心位置,病房楼沿北侧界面布置,建筑体型偏向东南方,兼顾了日照要求和景观视线。厦门市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日照充足,雨量充沛。由此,医院外墙材质主要采用铝板与玻璃,结合风环境与日照热工的分析结果,打造流行型错动分布的表皮。借由玻璃与楼板的进退实现适度的光照,利用楼板之间的扭转改善建筑周边的风环境,通过中庭空间将新鲜空气引入建筑内部。

医院所处位置为高端住宅区,地理位置佳,极具经济价值。通过精巧的设计,为附近居民观景视线留出通道,削弱医院大体量所造成的空间压迫感,同时减少高层建筑群对五缘湾道沿街的压力。面对海湾,核心医疗区呈环抱之势,发散型的布局将绿化景观引入内部,裙房内通过退台及中庭,形成通透的公共区域,视线上内外贯通,最大化利用景观资源。

限于有限的用地面积,除了6个下沉式庭院,医院的多栋建筑的屋顶上同样布置了可供患者或医护人员到达的绿化休憩空间,充分利用立体空间的延展面来创造良好的院区环境。多层次立体的绿化空间及楼宇间错落的绿化庭院不仅为众人提供了休闲放松的场地,也响应了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让建筑与环境达到了有机融合。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身的健康关注度日益上涨,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日趋提升。在健康建筑的大背景下,健康医院逐渐成为各地医疗建筑更新与建设的目标方向。除了对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外,大众愈发关注就医体验感。针对医院建筑的特殊性,在解决医院基本功能的需求外,以设计手段进一步优化就医流程、缩短就医时间,是本项目最特别的地方。

因医疗流程对于平面功能及流线的要求极高,在不规则体型的约束下,将主要的医院功能布置在规则的柱网中,柱网系统之间的不规则部分成为公共空间及连廊、绿化、景观平台等。如此一来,一方面保证了医疗功能性房间的使用,另一方面,灵活的公共空间可以削弱医疗建筑压抑沉闷的气氛。借鉴酒店、银行、机场等不同建筑形式的优点,在满足医院功能需求的基础上,打造一个更舒适、更安全、更便捷的智能医院。区别于以往以医技大楼为中心的医院建筑形式,复旦中山厦门医院选择将医技楼化整为零的建筑形式,打造高效的医疗功能分区布局。在A、B 2栋主楼之中均配备了基础的医疗设备,为不同需求的就诊人员提供了耗时最短、流程最短的就医体系。此外,除专用车辆外,核心医疗区地面完全用于人行交通,既大幅缓解了交通压力,又可以下沉式庭院的形式开拓地下空间视线,为医护人员及就医病患提供更绿色的景观环境。

作为一座拥有当下先进医疗技术的现代化医院建筑,复旦中山厦门医院还采用了便捷的智能化物流系统。采用先进的全覆盖物流系统,将气动管道传输系统、自动导引车输送系统等进行有机整合。利用物流系统自动传输样本、药品等物资,不仅可大幅节约医院人力成本,并且物流系统具有不受人为干预的特点,在规避样本丢失、误传风险的同时,大幅提升报告获取时间,为病人诊疗争取了宝贵时间。


此书籍为收费书籍

1799阅点(¥17.99)

编辑:马志晖

近期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