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医台科技有限公司

搜索
CHCC2025
筑医台资讯微信公众号
筑医台
微信扫一扫,获取更多资讯

从两家医院看复杂场地条件下的医院设计

医院建筑设计的特殊性与复杂性决定了它在场地条件选择上的高要求,为有效应对复杂场地条件对医院建筑设计的影响,本文将着眼于实际,结合复杂地形下的医院场地竖向设计与山地医院设计,探讨如何在复杂场地条件下建设可行性高、安全性强、方便快捷的医院建筑。

文/ 何嘉欣 赵扬 庞禹(中国中轻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医院建筑设计的特殊性与复杂性决定了它在场地条件选择上的高要求,一般医院选址会尽量选在开阔、平坦、地质条件稳定的区域。但在实际的医院建设过程中,却难免会遇到一些特殊的、复杂的场地条件,可能是山坡地,也可能是场地地块水文地质特殊或周围存在特殊元素等。为有效应对复杂场地条件对医院建筑设计的影响,本文将着眼于实际,结合两家医院设计案例,探讨如何在复杂场地条件下建设可行性高、安全性强、方便快捷的医院建筑。


案例1:复杂地形下的医院场地竖向设计

《民用建筑场地设计》一书中这样定义“场地”的广义含义:场地指基地中包含的全部内容所组成的整体,如建筑物、构筑物、交通设施、室外活动设施、绿化及环境景观设施和工程系统等。

若按原始地面坡度分类,场地可分为平坡、缓坡、中坡、陡坡、急坡五类。若按建设项目的使用特征分类,场地可划分为工业建筑场地和民用建筑场地两大类,其中,民用建筑场地以地形条件来划分,还可分为平坦场地和坡地场地两类。复杂地形条件下的场地为坡地场地中的一类,即用于建设使用的坡地场地,其地形坡度为10%~25%的中坡,此类场地在实际工程中属于宜建设区,其场地特点是地形起伏变化明显,高差大,建筑物、道路等布置受到很大制约,场地需要对大高差进行处理,通常土方工程量和支挡工程较多,场地的竖向设计较困难,这一点在医疗建筑的设计中体现得尤为明显,我们可以通过海南颖奕国际细胞中心的设计方案来一探复杂地形下的场地竖向设计。 

海南颖奕国际细胞治疗中心俯瞰图

海南颖奕国际细胞治疗中心位于海南博鳌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变化不明显,旱季和雨季分明,气候温和,热量丰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基地周边医疗氛围浓厚,场地三面紧邻市政道路,地势较低,地下水位高,场地内部地形高差较大。 

 海南颖奕国际细胞治疗中心人视图

 

医院竖向设计目标

合理改造利用场地自然地形  根据场地规范要求,结合医疗建设场地的自然地形特点,能够因地制宜地设计医疗建筑功能分区。同时,根据建筑物平面布置,采用经济可行的施工技术来平整现有场地,并确定设计场地标高。

合理确定医院场地各部分标高  合理选择建设用地的地面形式,在满足场地平面布置要求的同时,确定医院场地建构筑物、道路、管线等控制点标高,并尽力实现工程量少,建设速度快,投资最小和效益最佳,且能达到美化医疗空间的目的。

满足绿色医院建筑设计要求  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以及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医院建筑。

医院竖向设计的主要内容 

  海南颖奕国际细胞治疗中心总平面图

确定场地竖向设计类型和场地地面设计形式  充分利用地形、地貌的变化,根据不同标高和地形特点,合理安排各类建设,使之空间上错落有序、层次分明。同时,需注意设计标高要与自然地形相适应,少动土方,将人工建设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此外,还要注意医院场地入口处道路控制点标高,保证与城市道路的顺利衔接。

确定建筑物室内外地坪标高,广场和活动场地的设计标高,场地内外道路标高和坡度  由于该医院场地地势低洼,场地标高与北侧市政道路高差近1.5m,因此,在进行医院设计时我们便将主入口设置在了位于2层的位置,以保证主入口可以发挥吸引流量的作用。

满足场地各种管线的埋设要求  通过医院场地竖向合理布置,使整个建设场地中不管是平地还是坡地,均能满足雨水、污水等重力自流管线以及医院内外市政管网衔接部分的敷设埋深要求。

解决场地排水问题,防止发生洪、涝灾害  建设场地内应有的、完整有效的水系统,并针对不同位置的汇水区域设置有效的雨水口,重力自流管也应满足自然排水的要求。同时,由于建筑单体标高不同,地面产生的径流也需合理疏导引入排水沟。

    海南颖奕国际细胞治疗中心环境分析图

符合国家设计规范要求,保证工程使用期间安全稳定  医院场地设计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场地内“海绵城市”的设计。“海绵城市”顾名思义就是城市如同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在下雨时能充分吸水、蓄水、渗水、净水,在用水时可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建设时要优化排水管渠,建立完善的雨水调蓄设备,此外,要在蓄水与释水的基础上,建设不同的蓄水设施,补充建设雨水回用设施,对水质性缺水问题进行控制,以及采取不同的净水措施,有效净化初期雨水。

博鳌市属于高地下水位城市,土壤入浸率较低,土层需水量较小,排涝难度较大。而该项目低洼的场地地势,亦加剧了洪涝的形成。因此,在该项目的规划设计中,我们取消了地下室的搭建,通过计算土方量,适当抬高了建筑首层标高,将建筑主入口设置在二层位置;同时将建筑分期布置成院落形式,留出了足够面积的室外景观绿化空间。

而且,我们还加大了地面铺装中透水铺装的面积,以增加渗透性,并利用树木、灌木和草地提供遮阳,减少太阳辐射的吸收。

另外,我们在内院中也设计下沉式广场和雨水调节池,当自然降水较多时,可有效蓄积雨水,提升绿地环境高程层次性。

场地竖向设计的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复杂地形医院规划设计的质量,并造成施工成本的波动。因此,在进行场地竖向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总平面布局形式、周边市政情况以及地形特点,结合项目实际,采用适合本项目的竖向设计。


案例2:复杂地形下的山地医院设计

山地环境凭借其复杂的地形与优美的自然环境,为医院的设计带来了挑战与机遇,如何在满足医院功能流线的基础上结合山地建筑的特点进行医院建设,我们将通过京西南某医院的设计一探究竟。

建筑布局

由于该项目地形复杂,用地形状很不规则,场地内存在较大高差,因此,从节约用地,减少土方量的角度考虑,我们将用地划分为多级台地来组织功能布局。分层筑台是山地医院建筑布局中常用的一种方式,指通过填、挖形成台地后,在平整的台地上布置建筑。 

undefined

  医院总平面图

  场地平整前后对比示意

我们一方面将门诊、医技及住院部集中布置在面积较大的区域中,并尽可能缩短水平交通,控制建筑的占地面积;另一方面则将体检办公、养老等功能进行组团设计,并布置于较小的台地上,该功能组团可利用架空连廊实现与门诊医技部门在水平方向上的联通。其余的辅助功能如会议中心、锅炉房、宿舍楼等,则顺应地形特点分散布置。

医院从东向西呈上山式布局,门诊、医技沿医疗街纵深布置,住院部大楼由于日照的需要,采用南北向布置。建筑形体结合分层筑台形成不同的立体庭院,为患者提供了休憩、放松的室外空间。这种布局使医院分区明确,便于组织流线,满足分期建设的要求。

 

  医院功能分区

交通流线

本项目中,道路尽可能顺应地形进行设计。我们在场地中轴线设置了一条双向车道,串联起各个台地的区域交通道路,有组织地引导人流、物流,避免不同功能之间的相互干扰。在人员集中的各类空间,我们还设置了不同体量的大厅,通过电梯合理组织竖向交通,通过医疗街、天桥、连廊等进行水平串联。并利用台地不同的高差分层设置入口,灵活布置,减小建筑内部垂直交通的压力以及穿行带来的干扰。

山地医院三维的功能组合需要三维的交通体系来支撑,这也是山地医院的一大特色。在复杂多变的山地环境下,各个功能空间的水平联系受到很大的限制,对医院医疗效率的影响很大,因此,山地条件下的水平交通需要与垂直交通配合形成立体联系来保证医疗效率的提升。 

  医院主要交通流线分析

空间布局

综合医院作为公共建筑,门急诊及住院人流量较大,交通复杂,因此其前广场空间既是城市的开放空间,也是组织交通的道路节点,承担着医院人车集散的功能,是医院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需有恰当的尺度。在本项目中,医院主入口靠近城市主要道路,因此需在门前区域争取尽可能大的广场空间。

由于山地地质条件的特殊性,给地下室开挖带来了许多不确定性。在布局过程中,我们将与门诊、医技、住院关系紧密的辅助功能,如影像科、药剂科、物资库、垃圾处理及太平间等尽可能安排在主体建筑的地下部分,同时利用山地原有的倾斜使地下空间获得部分自然采光。行政办公、职工厨房、餐厅、体检等功能则集中布置在地上。 

 利用台地高差形成医疗与体检的自然分区

在绿化方面,我们采用立体化、垂直化、层次化的设计来增加绿化面积,在坡道上设置不同高差的庭院节点,合理利用场地内的自然景观,如树木、水景等形成独具特色的景观区域。在室内空间布置上,我们也设计了一些植物绿岛,降低病室的窗台线,以便患者能够多视角观赏室内外的景色。 

不同标高台地的景观意向

山地环境中的医院设计可通过对地形、地貌的分析,发现特殊地形中可以利用的点,基于三维空间的思考,结合高差,通过设置台地的方式来解决医院中存在的各种流线问题。在山地这种特殊的地形条件下建设医院虽然存在诸多限制,但也有许多平地条件无法比拟的优势,需要我们扬长避短创造出最优的空间环境。



此书籍为收费书籍

1799阅点(¥17.99)

编辑:胡冰

近期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