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庐县第一人民医院迁建工程:绿色三叶草,幸福健康城
本案将国内外先进的设计理念与技术同本院的具体情况结合,充分体现医疗建筑的功能要求,符合现代化医学的基本规律。
医院整体鸟瞰图
项目信息
设计单位: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设计指导:沈济黄
设计团队:陈建、徐昉、许益盛、黄恺悦、乔洪波、严雪娇、祖武、杨林、张洋茜
工程信息
浙江省桐庐县第一人民医院(县120急救指挥中心)迁建工程建设用地位于桐庐高铁未来城区块内,距高铁桐庐站仅1.5公里。项目总规划面积约25万平方米,包括一期医院面积18.3万平方米,总床位数1100床。本案地块以梅林路、城南路,及洋洲南路为界,医院用地共113亩(约7.53万平方米),地块内有金竹溪水穿过。项目致力于打造医疗、科研、教学一体化的三级甲等标准综合医院。
区位图
设计理念
绿色三叶草,幸福健康城 三叶草是自然给予的馈赠。大地孕育了生命,将真爱倾注第一瓣绿叶,将健康播种第二瓣绿叶,将名誉授予第三瓣绿叶。一个人拥有这三样品质,便是生命最美好的礼物。本案设计汲取三叶草的形态意向,愿为所有的患者和家属带来希望、健康和幸福。
设计理念的形成
立足桐庐,绿色生态 “钱塘江尽桐庐县,水碧山青画不如”,桐庐享有“国际花园城市”的美誉。一卷富春山居图将这里的山、水、人家诠释的淋漓精致。在新时代的画卷中,我们希望为桐庐打造一座显山露水,绿色生态的医院。
体块推敲图
本案地块以梅林路、城南路、洋洲南路为界,医院用地共113亩(约7.53万平方米),地块内有金祝溪水穿过。医疗主楼置于场地中心,其他功能围绕其展开,空间布局更加强化了三叶草的设计意向。院区总体建筑形态高低错落,天际线委婉起伏,延续了富春山居图里显山露水的城市意境。
景观设计上,金祝溪水经过巧妙改造,形成中心疗愈花园,为患者和医护人员创造了优美的院区景观。同时该花园结合高铁新城城市漫步道统筹设计,成为一个开放互融的城市客厅,服务医院,面向城市。
画卷一样的绿色生态医院
合理布局,高效便捷的医院
本案门诊、医技、住院三者合理分布,结合科研教学楼和感染病区,形成一个布局合理、运行高效的医疗院区。
医院入口采取人车分流的模式,地面以人行景观广场为主。西侧主入口,出租车和社会车辆由入口坡道直接进入地下门厅卸客。地下门厅结合下沉广场引入自然采光,同时接驳过街地道,与医院大厅无缝衔接,形成环境宜人、高效便捷的地下枢纽。
建筑外观的流线设计
总体建筑形态高低错落
主楼
注重流线,以人为本的医院
医院采用医疗街的形式高效整合各部门。医技部门位于门诊与住院之间,门诊患者由前场医疗街进入医技各部门检查,医护人员及推床患者由后场医疗通道进入医技部门。做到医患分隔,保证患者隐私。医疗工艺设计秉持大综合小专科的设计理念,规划设计了急救中心、心脏中心、肿瘤中心和大手术中心。
流线设计
手术中心是医院的核心,由两台DSA以及3间日间间手术室,17间手术室以及两台杂交手术室共同组成。手术中心布局创造性地结合了传统的洁污双走道及国际先进的洁净岛模式的各自优点 , 与中央供应联系紧密。门诊小手术及DSA手术可由医疗街日间手术大厅直接进入。相对复杂的日间手术可在日间手术病房充分准备后由后场进入 , 同层布置外科ICU和内科ICU方便术后患者转运。
急诊中心 心脏中心 肿瘤中心
手术中心 手术中心布局
着眼未来,医疗技术日新月异,医疗规划的空间设置必须考率疗空间未来发展的可塑性。本案将国内外先进的设计理念与技术同本院的具体情况结合,充分体现医疗建筑的功能要求,符合现代化医学的基本规律。
室内空间设计
编辑:侯立萍
医院建设 如何省钱
资讯
建筑视界
“中国医院建设奖”获奖案例
案例
聚焦
业界